Author: 衍聲說藝坊

01 我感受到原來在表達背後,還有一個大宇宙在運作著,這些運作的方式會更加回到人體本身的構造,包含聲帶、氣管、上顎、臉部肌肉、背部、胸腔等,看似不同的身體部位,卻都緊密的關係著我們輸出的聲音,這也讓我更加佩服小蛙老師課程的完整,以及對於聲音的理解與定位。若是單純從聲音最後的輸出下手,我覺得到最後可能會出現為了要發出這個聲音而勉強、偽裝或是模仿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可能對於我們的聲帶來說是更大的負擔,也並不自然,就像小蛙老師上課時提到,他不喜歡將聲音技巧化,不喜歡像是套公式一樣的告訴學員哪邊要大、哪邊要小,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回歸到自然、最發自內心情感、最舒適運用肌肉的狀態去「找到」自己的聲音。

1.謝謝所長們還有小蛙老師的用心,昨天晚上真的大開眼界 知道以前不知道的聲音 原來跟自己的臉部肌肉還有身體律動有關 而且還需要練習呢 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啊 不過總算開始一扇新的窗戶 未來還有機會可以繼續努力在聲音的開發上

[vc_row css_animation="" row_type="row" use_row_as_full_screen_section="no" type="full_width" angled_section="no" text_align="left" background_image_as_pattern="without_pattern"][vc_column width="1/4"][vc_single_image source="external_link"...

在小蛙老師身上再次感受到「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件事。整個過程的小筆記包含下巴放鬆、臉頰(顴骨)拉提、眼睛後拉、舌根拉出、貼牆後的微縮下巴兼胸放腹收、下半身用力兼上半身放鬆,到最後練習的以手勢帶動具情感的聲音展現聲音。整個練習中,小蛙老師都帶著我們看到細微的調整能帶來多大的改變。映照回心理專業,也可以更體會,所有的改變、訊息的傳達或動機的催化,從內在、身體感的提升,都更能有能量地被他者接收或啟動。 感謝所長們跟小蛙老師,也謝謝昨天一起體驗跟討論的各位夥伴,讓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帶著各種歡樂(love)

◆ 給這堂課的建議或課程心得 讓我找到自己的音高和如何改變說話的方式,謝謝老師的用心教學,收穫很多 可以學到蠻多發聲技巧 師父領進門, 修行在個人。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很清楚, 但是自己還是得要好好練習, 才能改善發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