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蛙老師一開始就使用聲音與大家建立關係,輕鬆幽默的方式開啟今日的練習課程,小蛙老師雖然話量多、語速快,但依舊明亮、清晰、宏亮,真的是很不簡單也很專業,很厲害的是明明大家都會說話,但小蛙老師卻特別會說話XD說起來真的很有趣,而且小蛙老師能利用淺顯易懂,將聲音具象化的方式(丟接球),讓我們知道自己現在說話的感受、語調曲線、習慣是什麼,幫助我們覺察自己都是怎麼說話的,找出屬於自己原本的聲音頻率,而且還一對一協助、觀察並修正我們的發聲共鳴、施力肌肉部位、臉部肌肉運用,也量身打造心理師在諮商時,模擬坐在沙發上的姿勢、常用語句,帶著我們一步一步練習!真的是受益良多!
很謝謝小蛙老師讓我理解到,聲音是需要訓練的,過去在賣場打工時,曾經覺察過自己跟同事說「歡迎光臨」時的差異,發現微笑地講跟沒有表情地講,其實聽感也會差很多,所以上班時都會讓自己處在開心微笑的狀態,剛好小蛙老師這次也提到聲音表情、情緒訓練的部分,也是我最想學習的地方,總覺得會有表情的聲音更能打動人心,也讓人更想聽下去;小蛙老師教導我們一層一層慢慢疊加上去,先是聲音搭配表情(臉部肌肉),再來利用手勢提醒自己斷句,以及句尾的收與散,最後再加入適量剛好,不會過多太膩、太誇張的感情在裡面,便可以顯得剛剛好且到位,如此一來,聲音可以達到最好聽、最溫暖的關心,讓聽者與說者感受到的氛圍是相同無誤的。
很開心透過小蛙老師的課程,找到自己聲音原本的位置與頻率,以及正確發聲姿勢,覺得這份身體感覺要好好牢記在心。不過最重要而且最難的就是需要長期練習,因為我們已經養成一貫的說話方式,要重新練習、修正,要把話說好,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臉部小肌肉的使用、每個字的咬字、換氣點,在覺察上都十分困難XD,而且一定要買書本,才能夠好好跟著上面做練習呀!
我學習到可以從最簡單的地方,開始做每日初階練習:
1、起床就可以練習下巴的放鬆
2、將微笑肌肉抬高練習
3、上嘴唇肌肉的上提練習
4、上半身放鬆、頭部與頸椎回到正確位置的練習
進階練習:
1、聲音從尾椎傳送力量出來
2、練習斷句、換氣
3、聽者距離的聲音拋接球距離
4、加入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