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師課後心得10

這次的看⾒咖啡館很不⼀樣,所長們特地找了⽼師來教我們怎麼進⾏發聲技巧訓練,我們優才場次是第⼆場,第⼀場⼼理師場看到⼼理師的回應以及照⽚,真的會有很好奇的感覺,所以參與前就滿⼼期待,參與時也是很認真⼀起和夥伴們練習著。

在活動過程中,其實很多時候會感覺到不⾃在和不好意思的,因為要在團體中輪流看著彼此的表現,有時真的會很害羞,但隨著⼤家都是很認真投⼊,漸漸也沒有太在乎⾃⼰的表現在裡⾯是什麼樣⼦的;這也算是⼀種體驗式教學,這樣的學習⽅式也更能協助記憶。也發現到原來臉部肌⾁(從下巴、臉頰、眼睛)的細微調整,或是靠牆的姿勢調整,這些些微的調整都可以讓說話聲⾳的⾳頻和聲量有很⼤的不同,這些不同也讓我感到很神奇。

這場講座雖然⽼師說上課所教的書上都有寫,實際上過之後,對於聲⾳的狀態與⾃⼰⾝體姿勢、動作、使⽤⼒氣⽅式的關係,深深覺得光靠看書真的很難體會到的。

還有學習到覺察⾝體與聲⾳的關係,藉由⾝體姿勢的調整,聲⾳可以變得更厚實,也能更細膩地看⾒聲⾳與姿勢傳遞著不同情感的連結,對於話語中的情感怎麼透過發話的指向性和距離傳遞給對⽅,這部分也讓我開始思考⾃⼰在會談中如果有餘⼒,也許可以開始練習從覺察⾃⼰的狀態開始,以及可以怎麼更細緻地表達。

就像講師說的,我們從⼩就在學說話,每天也都在說話,但從來沒想過⾃⼰到底是怎麼說話的,每種運動都有基礎動作可以練習,那⾃⼰說話的基礎動作呢?透過講師帶領,我們也開始能練習從觀察⾃⼰開始,像是從下巴的放鬆、蘋果肌⽤⼒的訓練、還有靠牆伸展運動(然後發現我的類五⼗肩讓我有困難QQ),都可以透過這些基礎動作練習來調整⾃⼰的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