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 6 月 我的聲音
補教講師 羅倢
其實我一開始
是先接觸了「林文彬」老師的竹板表演
覺得想了解看看
所以才接觸到了小蛙老師
沒想到
就這麼誤打誤撞地進入到「聲音」的世界!!
畢竟
我是個教書的
如何正確地咬字與使用聲帶
一定是更加重要的
雖然我原本就自認咬字相當清楚
但其實離所謂的「專業」還有一段距離
甚至對於聲帶的運用
更是不及格!!
多年來
向來就只是靠「內建擴大器」在撐的
相對地就讓我開始好奇
為何國小沒有國語老師訓練ㄅㄆㄇㄈ
跟英文老師音標一樣的技巧去訓練小朋友呢
包括聲帶、臉部肌肉、喉嚨等的運用
所以很自然地
這一年多來
我的重點慢慢地就轉移到「說話」這一塊
但其實離所謂的「專業」還有一段距離
甚至對於聲帶的運用
更是不及格!!
多年來
向來就只是靠「內建擴大器」在撐的
相對地就讓我開始好奇
為何國小沒有國語老師訓練ㄅㄆㄇㄈ
跟英文老師音標一樣的技巧去訓練小朋友呢
包括聲帶、臉部肌肉、喉嚨等的運用
所以很自然地
這一年多來
我的重點慢慢地就轉移到「說話」這一塊
雖然
我相信在小蛙老師的學生中
我一定是屬於相當不用功的那群
但也學到不少正確的說話觀念
(只是運用自如還要一段時間)
今年暑假就已經感受到明顯的不同!!
暑假向來是我最忙的時候
每天講話都是 5~10 hrs 以上
再加上我原本的上課模式
就是利用腹肌硬是去催我的聲帶
常常會上課到一間教室 100 多人
沒人發現麥克風沒電!!
其實二個月下來是不小的負擔
但今年暑假就不一樣了
經過一年多的調整
雖然還是相當不到位
(真是對不起小蛙老師)
可是連續六十多天的操勞下來
也只有到八月底時
每到了晚上
聲帶會有點兒癢癢的
自己也開始有感覺聲帶感覺不太一樣
但卻沒有學生反應我的聲音變了
遇到小蛙老師之後
才知道原來講話講了這麼多年
我都沒有真的會講話
現在才學到說話
原來
不只是兩片嘴唇碰在一起、可以發出聲音就叫會說話
重點是臉部肌肉、舌頭、聲帶
甚至鼻腔、後腦的共鳴等等
才了解到說話的複雜度
真的不亞於嬰兒學步的肌肉運用與平衡感的建立
所以
我現在說話的方式
即便離「運用自如」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但只要是開始了解到正確的說話觀念
其實對聲帶的負擔
都可以減少非常非常多
畢竟
這才是王道啊~~!! XDDD
詳細課程內容請見:說學逗唱玩相聲
[ 相聲快板學員心得 ] 延伸閱讀